牙周炎主要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的慢性炎症。发病年龄以35岁以后较为多见。如龈炎未能及时治疗,炎症可由牙龈向深层扩散到牙周膜、牙槽骨和牙骨质而发展为牙周炎。由于早期多无明显自觉症状而易被忽视,待有症状时已较严重,甚至已不能保留牙齿。因而必须加强宣教,使患者早期就诊和及时治疗。
为什么重视清洁口腔还得了牙周炎
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就要从牙齿的生长环境说起了。牙齿生长在口腔中,每天要接触各种各样的食物。如果再遇上抽烟,或者拿牙开啤酒瓶盖的“主人”,牙齿所处的环境就更复杂、危险了。口腔不是无菌的环境,我们吃的食物、喝的水和呼吸的空气都不是无菌的,这其中有数以万计的细菌、微生物,大部分是对人体有益的,少部分是有害的。当我们的口腔卫生维护得不好时,就会导致菌群失调,表现为有害菌大量生长,炎症就随之出现了。
不同的“坏”细菌会产生不同的问题。比如,易诱发龋齿的细菌堆积在牙齿的窝沟里、邻面间隙,就会产生龋齿;易诱发牙周炎的细菌聚集在牙龈边缘、牙缝里,就会发生牙周组织的炎症。这些所谓的“发炎”是一个缓慢进展的过程,刚开始没有任何征兆,但其实疾病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向深层发展,出现前面我们提到的一系列口腔不适症状。当深层的牙槽骨吸收到牙根尖时,牙齿就可能松动或脱落,医生也回天乏术了。所以,保持口腔护理十分重要。清除牙菌斑是预防口腔疾病的重要方法,尤其是针对牙周炎来说更为关键,平时一定要养成早晚刷牙,以及饭后漱口的好习惯。
总之,若出现了口腔问题千万不要忽视或放弃治疗。从临床大样本的人群分析情况来看,绝大多数人的牙周组织破坏程度是和口腔卫生的程度呈正相关的,也就是说,口腔卫生好的人,牙周组织的炎症轻,破坏少。即使是一个先天易感的人,只要能够及时进行牙周治疗,定期维护,就一定可以减缓牙周炎的发展速度,让口腔保持良好功能,提高生活质量。